
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校园新闻 >
院系动态 > 正文4月1日,学校“融青春·籽籽同心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圆满结束。本次比赛,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讲好甘肃文化符号故事,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,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浸润人心。学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施荣出席活动,学工部、团委、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、团委书记、班主任及学生代表近600人参加活动。

本次比赛,共有来自11个学院的共计1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,经过前期院赛、校赛初赛选拔,教育与艺术学院李桢婵、王菲,旅游与烹饪学院陈梅、蔺贞贞,化工学院袁彬彬、石洁,土木工程学院王晓蕾、孙鹏程,经济管理学院王肖,机电工程学院杨振瑞,体育与健康学院吴德民等11位同学入围决赛。

王晓蕾轻抚斑驳纹路,以光影展现匠人匠心,勾勒出从春秋战马到唐宋市井的文明脉络。吴德民摇响驼铃,穿越河西走廊风沙,讲述丝路商队往事与西域中原文明交融的史诗。石洁将玉门油田创业史化为精神交响,"宁肯少活二十年,也要拿下大油田"的呐喊震撼人心。孙鹏程讲述了共同的文化根脉使各民族血脉相连、共同的使命担当使各族人民赓续向前。蔺贞贞沿着张骞的足迹重走河西走廊,在古烽燧下讲述新传奇。

袁彬彬化身大地湾陶罐,解读赭红黛青几何密码中先民仰望星河的智慧。杨振瑞端起青瓷碗,讲述了牛肉面"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"幻化成丝路密码:昆仑雪水般纯净的萝卜、河西走廊落日晕染的辣油、黄土高原沟壑化作金黄面条。王肖将"黄河母亲"拆解为民族交融的基因链,藏家号子、东乡足音、波斯纹样在黄河臂弯交织成文明脐带。陈梅举灯惊起麦积山飞天、北魏造像微笑凝成慈悲弧度、宋代衣褶间浮现金丝纹样、夕阳为石窟镀上丝路金箔、千年艺术密码在导游讲解中破译重生。

王菲立于河西烽燧,喉间流转八百年风沙成史诗。她道出霍去病烽烟、羌笛月光、左公柳穿透戈壁的韧劲,更读懂长城垛口新旧夯土中层层叠叠的文明密码,砖缝间涌动着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。李桢婵轻拂莫高窟壁画,飞天衣袂的朱砂石青在讲述中苏醒:反弹琵琶的盛唐音律、粟特驼铃摇碎的月光、于阗画工蘸取的孔雀石、波斯琉璃与中原青瓷碰撞出文化星芒。"多元聚魂"是胡旋舞融入长安霓裳的韵律,"一体凝魄"是不同文明在敦煌交融铸就的永恒魂魄,在斑驳壁画间生生不息。

青年讲,青年听,青年行。一个个生动故事和热情宣讲,赢得了评委老师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,充分展现了酒职大学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、二等奖4名、三等奖5名。




融青春,籽籽同心,此次演讲比赛以青春之声传递团结力量,以信仰之光点亮奋进之路。下一步,学校将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不断创新教育方式,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覆盖到每一个班级、延伸到每一名师生。

OA
微博公众号 |
微信公众号

学校简介
